前言:股票配资查询论坛
一名中国IT工程师的意大利之旅,为何演变成美国全球法律战的又一猎物?
就在2025年7月3日,33岁的上海半导体工程师徐泽伟刚踏上米兰马尔彭萨机场的地面,就被意大利警方按倒在地,他的护照、手机被扣押,人被迅速押送至瓦雷泽省的布斯托·阿尔西齐奥监狱。
逮捕他的不是意大利法律,而是一纸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南区法院的国际通缉令,其罪名是“网络攻击、窃取新冠疫苗数据”,而他的妻子在震惊中向媒体哭诉:“我们只是来旅游的!并没有其他什么目的。”
这一幕似曾相识,从华为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,到近年来多名中国学者在美国机场被无故扣留,再到今天的徐泽伟,美国的“长臂管辖”似乎正在编织一张越来越密的网,而这张网的猎物,往往是中国的科技从业者。
美国“法律战”的精准打击
美国联邦调查局(FBI)指控徐泽伟隶属于一个名为“Hafnium”(或称“Silk Typhoon”)的中国黑客组织,称其在2020年入侵了德克萨斯大学的科研系统,窃取新冠疫苗研究数据。
但令人玩味的是,这一指控早在2023年11月就已立案,却偏偏在徐泽伟踏上意大利领土时才突然激活,而更耐人寻味的是,美国司法部提供的“证据”极为模糊。
徐泽伟的辩护律师恩里科·贾尔达(Enrico Giarda)直言:“指控缺乏具体细节,更像是一种政治标签而非法律事实。”如果证据确凿,为何不在中国境内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出红色通缉令?为何要等到他入境一个与美国有引渡条约的国家才动手?
意大利警方在逮捕徐泽伟时,给出的理由是“存在潜逃风险”,尽管他刚下飞机,持有合法签证,且行程仅为8天旅游,由此可见这种逻辑的荒谬程度,堪比因“可能未来犯罪”而提前逮捕某人。
事实上意大利近年已成为美国引渡行动的“热心执行者”,早在2024年一名俄罗斯商人也在米兰机场被以类似方式逮捕,最终被引渡至美国。
不难看出欧盟国家在司法主权上的让步,使得美国可以轻易将第三国公民“跨国执法”,而这种选择性执法,往往针对中俄等国的科技人才。
回过头来再看徐泽伟,他其实也并非普通游客,而是上海积塔半导体(GTA Semiconductor)的IT经理,该公司专注于汽车芯片和功率半导体。
在中美科技战白热化的2025年,半导体供应链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战场,美国近年来多次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,制裁中国芯片企业,而徐泽伟的被捕,是否只是这场战争的又一插曲?
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司法部近年起诉的所谓“中国间谍案”,最终多数因证据不足撤诉或败诉,例如2021年针对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陈刚的指控,最终因缺乏实质证据被撤销,但即便如此这些案件仍能有效恐吓中国科研人员,使其不敢轻易出国。
网络战的“影子战场”
美国指控徐泽伟参与“大规模网络入侵”,但全球网络安全研究机构Recorded Future的数据显示,美国才是全球最大的网络攻击源。
早在2024年美国国家安全局(NSA)被曝,利用后门漏洞入侵中国西北工业大学的服务器,窃取航空航天技术数据。
而更为讽刺的是,微软Exchange Server漏洞(徐泽伟被指控利用的攻击手段之一)最早由美国网络安全公司发现,但FBI并未及时通知受影响机构,反而在漏洞公开前大规模入侵欧洲多国政府服务器,以“取证”为名行间谍之实。
而且美国声称徐泽伟的目标是“新冠疫苗数据”,但2020年时中国科兴、国药疫苗的研发进度领先全球,美国辉瑞和莫德纳反而因产能问题依赖中国原料药,中国是否有必要窃取落后于自身的技术?这一指控的逻辑漏洞,暴露出美方叙事的不合理性。
更可能的解释是,美国试图通过法律手段,阻止中国获取生物科技领域的任何进展,2024年美国商务部已将合成生物学列入对华技术禁运清单,而徐泽伟的案件,或许只是这一战略的法律配套。
一个家庭的破碎与“人权”的双标
徐泽伟的妻子是一名上海数学教师,她在听证会上哽咽道:“我们合法获得签证,没有任何犯罪记录,为什么会被当成逃犯?”
更令人揪心的是,徐泽伟患有心理健康问题,若被引渡至美国,可能面临严酷的审前羁押环境,这与美国一贯标榜的“人权”形成尖锐讽刺。
徐泽伟夫妇的意大利签证顺利获批,但美国驻罗马大使馆却提前向意大利警方通报了他的行程,这是否意味着,美国早已监控他的行踪,并利用欧洲申根签证系统的开放性实施“钓鱼执法”?
在徐泽伟被捕后,部分欧美媒体直接以“中国间谍”为题报道,却忽略其辩护律师的质疑,这种报道模式与孟晚舟案如出一辙,那就是先定罪,再找证据。
结语:当“法律”成为武器,谁还能安全旅行?
徐泽伟案绝非孤例,而是美国全球法律战的标准化操作,那就是模糊指控、时机选择和媒体造势,显然这种策略的真正目的,并非维护法律正义,而是威慑中国科技从业者,那就是“出国即风险”。
如果连普通工程师的旅游行程都能成为跨国逮捕的理由,那么全球化时代的商务与学术交流,将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。
徐泽伟的听证会仍在继续,但他的命运早已超越个人,成为中美科技冷战的又一道伤痕,当法律变成武器,当旅行变成冒险,我们是否正在见证一个“人人自危”的新时代?对此您有什么观点和看法,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留言和讨论。
参考资料:
上海IT工程师落地米兰被逮捕 涉工业间谍指控
2025-07-10 13:53:56 腾讯新闻股票配资查询论坛
启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